![]() |
劉帝成: 美雖為主觀,亦即人透過審美判斷而感到美。舉個例子,若有一人,我暫且叫他韓德爾。韓德爾覺得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是相當具有美,但有另一人,我暫且叫他拉赫曼尼諾夫,拉赫曼尼諾夫不覺得《郭德堡變奏曲》是美的。這二者對美的看法就不同,原因為美是主觀而成。 老師說過,此與美具可溝通性可能有矛盾。我再舉個例子:假設有三人,其一名為小王子,其二名為海頓,其三名為克拉拉。小王子喜歡夕陽、海頓喜歡夕陽和克拉拉喜歡夕陽的原因在於美可具溝通性。 有些東西,是人類無論如何都無法討厭的,如夕陽。於此點,原因為人類的主觀共同地擁戴這事物,覺得他美。當人類拋棄自我之看法,以人類的身分看待某些事物時,就會覺得它美。 這使美具主觀和美具可溝通性不相斥。 許煒豪: 我認為有美具有主觀性和可溝通性兩項特質。因為美是依照我們的主觀意識所作出的判斷,進而造成每個人對美的定義都不一樣。但對一般大眾而by tulip - 美學散策 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