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4190037 的所有文章
Page 1 of 1 Pages: 1
Results 1 - 4 of 4
大乘佛教的興起-龍樹中觀學
在釋迦牟尼涅槃之後舉行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的集結。這一次集結的目的就是,總結以前釋迦牟尼的言行,為釋迦牟尼著書立說,以及為將來佛教的發展確立方向。
而在集結時,他們需要對於釋迦牟尼以前提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可是卻在十件事上產生了分歧,這就為以後部派分裂埋下了禍根,對於這十件事,釋迦牟尼的弟子們分成兩派,並且持有不同的意見。
兩個部派對於佛教的一些戒律意見不一,導致分裂。上座部的長老眾多,他們明確規定:「十事」乃是釋迦牟尼涅槃前的規定,應當嚴格遵守。而大眾部中的青年比丘眾多,思想比較開放,他們則認為:這「十事」屬於小小戒,完全可以隨境變通。
之後佛教便演變成兩部派,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龍樹為小乘入大乘佛教的指標人物,他在佛陀滅後七百年,非常準確地闡發了佛陀的緣起思想,使他們從新認識到佛教的最根本思想;而且他對佛陀的教法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工作,
by
S04190037
-
課程
印度佛教的發展可分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乘、後期大乘等階段。
十三世紀,佛教在印度衰微後,卻在東亞及南亞發揚光大。經由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路線者,以巴利文典籍為主,稱為「南傳佛教」;經由中國傳入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者,以梵文典籍為主,稱為「北傳佛教」;傳入西藏者,則稱「西藏佛教」。今日南傳、北傳、藏傳佛教,漸趨融和。
在對於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成是一個教主、導師,是一個達到徹底覺悟的人。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禅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 “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
by
S04190037
-
佛教認識論與道德實踐問題
佛教是不是一個宗教? 如果我們把佛法定義在對於社會的關懷與救贖上的教育,那麼佛法就是宗教。 但如果我們把宗教視為一種信仰,一種承諾,那麼佛法就不是宗教。成為一個佛教徒,不需要接受信仰這種單獨式的教條,在虔誠佛法的教育上,救苦救難不是必須的(事實上,我們認為佛教徒更像是對於最後解脫障礙的學習者。)我們更寧願相信,解脫或是涅槃是對於這個世界本質的一種探索。正如我們所期望的任何宗教一樣,佛教的教義也包括一些與常識背道而馳的主張。但佛教徒不會因為佛陀教導他們而接受這些說法。相反,他們需要研究為了支持這些主張而提出的論點,並且自己判斷這些論據是否真的使得這些主張是真實的。佛教徒尊敬佛陀是他們傳統的創始人。但是,佛教徒對待佛陀的態度就好像對待一位導師,一位能透過自己的智慧發現真理的老師。能夠自覺發現通往涅槃真理者我們成為佛陀(自覺者),喬達摩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成佛者,這可能反映歷史事實,也可能不反映歷史
by
S04190037
-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
何謂佛教的經藏、律藏、論藏?
經藏是佛所說過的話,為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藏為教徒或者信眾所制定的紀律與規範。論藏則是對經藏及律藏的解釋。通過佛陀滅度後的第一次結集,律和法等基本內容被誦出,佛陀的言教獲得整理和確定。因為律和法的傳承在當時採取的是簡單樸素的經的形式,所以在印度歷來的文學術語把律和法稱為經,隨時間的流逝,更多的戒律條文又被制定出來,律逐漸增大。
在佛教自己的叫法解釋中,阿毗達摩的字義曾有過多種定義,其中又分為兩大類,一為「無為法」—涅槃。(諦觀四諦,一心向涅槃。阿毗意為朝向涅槃,可以得知阿毗達摩就意味著教法的研究。) 二為「有為法」—所有組成經驗過程的剎那心法與色法。 (因為通過阿毗達摩,法有增上,有特長,法受到尊敬,得到充分分析,被認為具有卓越的價值,所以法也被稱為阿毗達摩,而現在所說的阿毗達摩是屬於論的部分。
by
S04190037
-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