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期末報告 s06190038 陳昱如 陳那認識論與道德哲學之關聯

陳那認識論與道德哲學之關聯

(一)、前導

有些人會因為佛教強調空性而認為沒有認識論,甚至會認為,既然沒有空性,那是否也不用重視倫理道德?也就因為對無自性的追求,我們該用怎樣的想法去遵循道德?佛教中的道德最高者,佛陀,如果真的性空的話,是否也是沒有道德的?
陳那建構出了認識論架構--現量與比量,去解釋佛陀是成量者,有著因與果的完滿,我們會用陳那集量論裡的概念來揣摩佛教對於道德哲學的意義。


(二)、內容

陳那提到,認識與認識手段即為現量與比量,它們分別為知覺與推論,這即是認識的手段。

現量、比量二為量,﹝自、共﹞二相為所量,於彼﹝二相﹞結合處,無須﹝另立﹞其他量。(2)

只有這兩種﹝量,亦即,現量知覺與比量推論﹞,這是因為,在自相與共相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所量。我們將顯 示,現量以自相為境(vi s aya),比量則以共相為境。於彼﹝二相﹞結合處,無須﹝另立﹞其他量。(2)
(何建興譯(2007)。《集量論現量品》第二頌。)


陳那又更進一步的說,靠著自證,現量與比量有著同一性,就像是光一樣,自發的去照亮它物,而他本身即會發光不需它人照亮。

知識的本質,是自己認識,這點可以燈火来做譬喻。
在昏暗的房間若點亮燈火,則在此之前見不到的牆壁,天花板與桌子、椅子等對象,都被照出来了。因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燈火自體。燈火在照出對象的同時,亦照出自身。我們也可以說,知識也有與燈火相同的性質。當我們知覺靑色時,同時亦意識到這一知覺。即是說,知識在知覺對象的同時,亦認自身。
(服部正明(著),吳汝鈞(譯)《佛學研究方法論》下冊 434頁)

就因為這樣的「自證」,不同於以往「對象與對象的因果關係」--是在異時因果內的;是物理世界的因果。自證是種「對象與認識的因果關係」,所以不會被第一因給綁定,不會被對象化,也不被物理世界箝制。
這時後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麼不能以一般的因果來思考?平時的我們若以一般的因果來想,我們又會落於物理的輪迴當中,太過於目標的狂熱,並且是以自己的私慾為出發點,這樣的想法是無法超脫輪迴的。

不過,這樣超越物理因果的因果,該怎麼理解?

陳那在《集量論‧現量品》裡的第一頌就直接的道破了佛陀的圓滿是成量,也就是因果的圓滿。
成量者,是意願與所作的圓滿。但在這裡,陳那的因果並不是我們習慣的因果。一般的因果,我們會說種子結成樹,結果很明顯地來自於原因,不過陳那的成量者因果卻有種不對稱性。
因:欲利諸有情、教化眾生;果:自圓滿
這有些許的不符合我們的判斷,為什麼利他會帶來自己的圓滿呢?
佛陀的因果在成那的集量論裡有著不對稱性,並要達到因與果各自的圓滿,就是成佛了。

禮敬成量、利有情、尊師、善逝、救護者,
為立量故,作集論,於此總攝諸自著。(1)

今此﹝論首﹞,為使﹝眾生﹞生淨信于世尊,以彼因果圓滿,讚說彼為成量者 (pramanabhuta)。此中,因﹝圓滿者,謂﹞意願與所作的圓滿。意願﹝圓滿,謂 世尊﹞欲利諸有情;所作﹝圓滿,謂世尊﹞是尊師,以教化眾生之故。果﹝圓滿者,謂﹞為自與為他的圓滿。為自圓滿,以世尊依此三義而為善逝:受讚嘆義,如具好相者;不退轉義,如根除熱病者;無餘義,如滿水之瓶。以此三義,﹝說 世尊﹞為自圓滿,而有別於外道離欲者、有學聖者及無學聖者。為他圓滿,﹝以世尊﹞依救度﹝眾生﹞義而為救護者。

(何建興譯(2007)。《集量論現量品》第一頌。)

當「因」為以眾生福祉為目標,成為一切眾生的導師,得達到意圖的圓滿,這樣的圓滿並非來自於自身,而是建立在利他之上,拯救他人,成為典範。
而「果」即為最終的目的,對於自身有三:受讚嘆義、不退轉義、無餘義。成兩者的果的圓滿將受人稱讚、擺脫輪迴並且完整。而對外的目的則是成為救護者,拯救世界。


(三)、結論:

陳那與世親的著作使唯識學說系統化(《佛學研究方法論》下冊418頁),陳那除對佛教之貢獻外,正理學派等等外道也因此接受了佛教的思想。
陳那提供了一種超脫輪迴的思考方式,來幫助我們了解如何解釋佛教對道德的追求,而這也不僅僅侷限於佛學思想內,平時的我們如意去追求功名利祿,但這樣的追求往往達不到成果,反而是更加踏實的累積能量,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期待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