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鳩摩羅什、北方四宗、僧肇 - 勞思光(2015 II: 254-263)

1. 針對道安及北朝六家七宗附會道家思想來理解般若哲學的「格義」之法,勞思光(2015 II: 254)評論道因為「受道家形上學影響,每每從『本體義』看般若空義;主體性既不顯,則何能知『般若』?」你如何理解勞思光此處的見解?

2. 鳩摩羅什主張「有無非中,於實為邊」,其「中」與「邊」之分為何?

3. 鳩摩羅什譯《中論》等講述般若空義諸論,中土佛教思想家始明「無我」之義,以及「法身」非「形軀」亦非「靈魂」的見解。勞思光(2015 II: 255)描述說已往之佛教徒將「個別自我」與「真我」相混,換言之,是不能分辨「經驗主體」與「最高主體」。你如何理解勞思光此處的見解?

4. 北齊淨影慧遠在《大乘義章》中將北朝解羅什僧肇般若之學的宗派歸納為四宗,分別為「立性、破性、破相、顯實」四宗。各宗的中心思想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