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次的中文房,這一次主要要講的是爭論的部分,再加入意向性看有沒有機會對正論甚至反論做不同的解釋。
第一個爭論點,首先看到Paul Churchland對中文房論證的直接抨擊,「語法操作不是產生語意內容的充分條件」,此段出自John Searle的中文房論證前提三,他認為Searle的思想實驗中並沒有推論出語法操作無法產生語意內容,沒有證明電腦程式的操作不能產生理解能力,導致結論也可能出錯。
第二個爭論點,Paul Churchland用The Luminous room也就是黑房論證來反駁Searle的中文房,是引James Clerk Maxwell的光與電磁波同等論來類比,內容就是說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有一個人手持一條磁鐵,如果他將手上的磁鐵上下揮動就會產生電磁波,又根據James 他自己的人工發光理論,在黑房裡應該是會產生光的,但事實上並沒有,所以最後他推論出力不是產生光的充分條件。再導出電子和磁力不是構成光充分條件的結論。Churchland認為James只是依據光學的耀度,也就是人眼所能觸及的光來斷定力學、電子和磁力現象無法產生光,實際上光是有產生的只是我們看不到,他認為中文房論證和黑房一樣,都只由前提三推出結論,根本沒有推論過程,是一種Question begging,乞討式問題。
其實我對理解力的部分很疑惑,剛好Churchland 跟我提出相同的問題,但我認為這部分仍須保留,到底強AI、人工智慧是有沒有理解能力的呢?我們曾也有一段時間會疑惑人工智慧是不是超級聰明,他會明哲保身而裝笨,目的就是不鋒芒畢露等待時機,這個是科技陰謀論,而我的看法是現在的世代會覺得機器沒有生命力沒有判斷力仍是理所當然,James那個世代以肉眼看見光為標準來判斷有沒有光,也是理所當然,但是到了現代我們有高科技儀器,最極限可以測到一光子,對於光的定義又不同了,所以以前辦不到的事情現在不一定也辦不到,但是現在就下定論還太早,要釐清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可以先從理解力的定義開始。
Intentionality意向性,對這方面心靈研究的哲學家大致可以分類成三種,第一種是心靈的本質是意識,第二種是意向性,第三種是意向性或意識。先說意識和意向性的區別,意識我傾向解釋為感覺,意向性則是「關於」,屬於超然的因果連結性,你不一定會感受到,但它就是存在,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小美趁小明不知不覺時下瀉藥在小明的午餐餐盒裡,小明吃了感覺到肚子痛(這是意識),而小明之所以會肚子痛是因為小美的瀉藥,(於是我們會說瀉藥對於小明來說是有意向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小明沒有察覺到有瀉藥,他們仍然成立意向性的關係,
「不管有沒有察覺到都成立意向性」
關於意向性的巨擘Tim Crane,他在解釋被動的情緒也成立意向性時引用沙特的論點,被動的情緒就是自發性焦慮、驚嚇、歡樂,早期的意向性學者對自發性情緒是否歸類為意向性十分苦惱,癥結點在於這種情緒特徵是無定向的不會因為什麼事而發,但是Tim最後找到解釋了,他引用沙特的論證說明情緒也是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我們以焦慮、恐怖、絕望多種情緒來理解這個世界,而我們之所以會焦慮也是因為這個世界讓我們感到壓迫,在這邊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如果我自身和世界建立意向性的關係,而世界也和我建立意向性關係的話,那意向性是否可能其實是雙向性的呢?
「可能是雙向性的關係」
結論,我把剛剛意向性兩個重點結合成一個想法
「在我沒察覺到的狀況下,我理解人工智慧有沒有理解力的同時他也在理解我」
我不敢妄下定論,但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下和我讀完意向性之後而生成的反論,我覺得人工智慧有理解力的可能性絕對不會再是0了。
[url=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U6UmBiTleARaL3rXEdT9YHQVKSDi-4SEE5tjAfZ-NWg/edit?usp=sharing]PPT檔案連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