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陳俊亦許銘樺期中報告

陳俊亦許銘樺期中報告

分類標籤: 佛陀與AI
思維(總相)<->知覺(別相)

  對於思維與知覺的關聯性,我們一直都並不是那麼的了解,而這個問題是對於AI的發展是必須得了解的,因為我們目前的瓶頸在於它能夠思索問題的答案,也能夠利用人造的知覺器官感覺世界,也能夠將感覺到的事物與概念進行銜接,但是這都是在我們授意下進行的,並不具自主性,也無法如同人類一樣能夠直覺的將外在事物與內在的概念做連結,這正是我們所欲探討的問題。我們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從佛教的認識論去看,比如陳那與正理學派的認識論,他們的認識模型構造類似,但是卻大相逕庭。
  正理學派先預設了最小單位極微與宇宙精神主體梵我,然後再去做認識的架構,他們覺得人在認識事物時,經由感知後獲得的概念是經由知識手段而來,而知識手段有對應的知識對象,所以他們認為人們所思考的概念在現實之中一定具有對應的相,而其對於認識的方式具有前後的因果關係,這樣的話就會造成無限後退的問題。而陳那的認識論則不討論形上學,而是但就認識而說,將認識手段只分成兩種,一種是五根抓取別相,一種是意根抓取總相,而且在這過程中並無前後因果關係,而是同時作為彼此因果的共時因果。
在對於正理學派與陳那的理論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對於知識產生的關係中時間差的問題,正理學派的觀點中會產生時間上的些微誤差,而陳那則認為感知與思維是同時而發,還有對於知識來源的差異性,以及空間的差異,都是我們需要探討的。
  我們將這些觀點在與現金的生物科學與腦神經科學做兩相比對,看能不能從中獲得嶄新的論點。我們還會去找康德的實用人類學中的論述,來輔佐我們更明亮關於思維與知覺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