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大乘佛教期中報告 S04190053 哲學四 顧鈞毅

[center]大乘佛教哲學導論期中報告
大乘佛教哲學與現象學
S04190053 哲學四 顧鈞毅
一、 寫作動機
本人自認為與佛教是有緣份的,從小學到高中我都就讀於慈濟,自然接觸佛教的機會比別人多上不少,但所幸我對佛教的理解不僅僅只於燒香拜佛、積陰德種福田等較為世俗的理解。真正讓我接觸到佛教哲學的是在高中畢業升大學的那個暑假,在那個暑假我向住在我家後面的石雕師傅拜師學藝,師傅本身有佛學背景,每每在工作告一段落休息的時候,他總是會泡上那麼一壺茶,在工作室向我講述佛學。過了這麼多年,我早已不能清楚的回憶那時他所講述的一切,但我始終記得,我與佛教哲學初接觸時,那百思不得其解的心情與對”禪門深似海,佛法大如天。”的體悟與認同。
哲學的奇妙之處便在於,這們學科比任何學科都有更大的可能性的空間,表面上嚴謹,並且五花八門,但哲學可以說始終保持著他的同一性,它不管以何種面貌出現在我們眼前,它都要帶我們不斷追尋事物的本質。
在這份報告中,我將探討佛教哲學中的無分別智是否是一種”人為的先驗的判斷”,並藉此對無分別智有更深的了解與思考。
二、 正文
在大乘佛教,在其思想的根本或是中心當中,有些是我們的思維必須停步,用任何邏輯都無法貫通的部分,也就是說它會以矛盾的形式出現在敘述當中,這也導致了我們根本無法將佛教哲學中的一些思想當成思維的對象或是客體。但為了學習我們無論如何還是得去思維它,就算這樣很容易得到錯誤的理解,但也只能一次次不懈的嘗試去理解,如同匍匐在泥濘的曠野上一般。
如上所述,在本課程中我們首先接觸到的便是”金剛般若經”中的”A不是A,所以是A”這一矛盾的表達形式,其中又以”如來說:如來所說的這個世界,並不是世界,因此稱為世界。”最為讓我印象深刻,這彷彿在說,我們所體驗到的這個世界雖然被稱為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僅僅只是因為被我們稱為(或感知為)世界,而是世界。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以看出佛教哲學對根本理解為空、般惹波羅蜜,色可以指稱所有有形、色的存有物,空則是說成為我們知覺、思維的對象事實上並不是有,而是無。這麼一來,色即是空就可以被解釋成”有即是無”,但這在語句上是矛盾的,這矛盾的語詞想要表達的是凡是成為思維與表象等一切心作用的對象者都不是實有,而般惹波羅蜜所說的便是一切能見對象的心作用不生起,也被稱作”無分別智”,也就是說般惹波羅蜜就是無分別智,且只有當分別或是心作用不生起的時候,才會生起的智。但無分別也並非甚麼判斷都不做,而是無分別的分別。總之,般惹波羅蜜簡而言之是空,而空,也代表了對色、分別心的否定,一切法空,即是真實。
無分別智的作用在於看破各種表面現象以達到本質的直觀,或是說對事物不做分別以達到無分別的分別,這種境界即是空,其作用在於自己,對我來說主要作用在於滅除執著。但無分別智要求的境界實在難以言述,似乎是要求我們不能藉由任何對象、客體來思維無分別智,畢竟任何形、色在佛教中都是虛妄的,且無分別智的具體境界也不得以言傳,但我認為佛教哲學中這一無分別智有可能是要藉由修行來回歸到一種類似先驗自我的狀態,回歸到經驗之前的意識是否與無分別智所描述的狀態一致,這一點我想是否定的,他們是有著一些差別的,先驗指先於經驗、獨立於經驗,先驗的科學即是說該學科的真假直不仰賴於經驗,如:數學中的三角形內角和永遠是180度,先驗的問題則是說這個問題我們不必檢視經驗即可以回答的問題,那麼佛教哲學所述的無分別的分別是否是指在先於經驗之前我們便要以無分別智作無分別的分別,也就是說做到”先於經驗的判斷(分別)”呢?如果是這樣,那麼有可能,那麼我們便要開始探討是否在我們認知的過程中是不是有可能做到如上所述的”先驗判斷”的,首先我們要檢視一般情況下的認知(判斷)如何產生,今天我見到一個紅色的馬克杯,我能立即知道它是一個紅色的馬克杯,因為我看到它身上有紅色這個屬性,它也符合我經驗中馬克杯這個形象,也就是說紅色和馬克杯這兩個概念讓我可以與眼前的物體作聯繫,反之則否,如果我的經驗中沒有關於紅色與馬克杯這兩個概念的話,眼前的馬克杯對我而言也不會是馬克杯,它就只是一個未知的物體。
那麼今天假設在我們的一切認知過程之前加入無分別智,那留在我們腦的會是甚麼?是否上述的”紅色馬克杯的認知”會因此有不一樣的結果。我們要先回到無分別智身上,無分別智並非停止分別,而是要無分別的分別,換言之,無分別智絕對不是甚麼都不做的,而是它必然會對我們的認知產生影響,進而有不一樣的結果。色是空,然而這個空我認為他並非在說”甚麼都沒有”也就是”虛無”,反倒是對事物本質的一種描述,也就是”有形事物的本質是空”,但這僅是比較表層的含意,無分別智真正的作用絕對不僅告訴我們”那個紅色馬克杯的本質是空”這樣簡單,無分別智真正的作用必然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對認知的改寫。但經過這種改寫後紅色馬克杯在我們的認知中會是甚麼模樣,這一點我無法做出任何判斷。

三、結語
經過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我對佛教哲學的理解漸漸增廣,但令我糾結的點始終是如何將"A是非A"這樣一個如此明顯的矛盾視為合理,顯然在一般的邏輯上是說不通的,但無分別智這樣的一個能力卻能將其合理化,這顯然是無論怎麼解釋都說不清的,最起碼,不能正常的去思維它,畢竟這是邏輯上的矛盾,所以我便想要藉由其他哲學的內容來解析無分別智,但無分別智在經典上已經被加上諸法皆空這一銅牆鐵壁,也就是說任何企圖以感官經驗的方式來描述無分別智的,都是錯誤(不是真正)的,換句話說,以教導、學習的方式來接近無分別智的行為所能達到的境界都是有限的。
有時我甚至感到氣憤,面對這樣的難題、矛盾,我心中大大的怒吼”這怎麼可能!?”。可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生命的軌跡,我們自身不也如同無分別智一般嗎?矛盾,但總是想要深究。無分別智或許只是一個拋磚引玉,藉由它,我們能不斷探索、不斷的懷疑,或許我們會想要逃避它,但走在這條路上,無論是生命還是佛教哲學,就總是要與這樣的矛盾打交道。也或許佛教哲學那散不去的迷霧要與人生一齊並進才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