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期中報告 哲學二 S06190051 林彥呈

從開學到期中考這段時間的自我省思


「大乘佛教」對大學以前的我們來說,就只是個歷史課本會提到的名詞之一,到了大一,出現在中國哲學史的課本上,也只是稍作提及,直到修了這們課,才曉得其奧妙與艱深之處。
對於佛教,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對哲學系的學生來說,是必須面對的一門課題。佛教的艱深也是在課堂上才開始有所領會,在中國哲學史時,上課只能一臉茫然,對於緣起相依也只知片面之詞,一知半解,直到修了這門課,這些不懂的名詞被大量廣泛的運用,才知道自己的激出並沒有學好,以致讓自己上課時只能呆坐在那,而不知所措。
每週的分組上台報告,其實讓我著實的嚇到,不是因為報告的不好,而是一個人站在講台上,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呢,尤其要面對聽眾的疑問,其實常被打得手足無措,面對自己覺得自己做的報告是否能讓聽眾聽進去?能否讓聽眾了解我想表達甚麼?也想了好幾晚,雖然想著想著就睡著了。


而這門課的下半部,好像會提及到人工智慧。雖然對於能否將大乘佛教與人工智慧相互連結,這點我腦筋有點轉不過來,沒辦法想像當大乘佛教裡的智慧與人工智慧相互碰撞在一起,會產生怎樣的火花。不過我認為,沒學好基礎,還是先別妄想著學習進階吧(笑)。
來談談自己在做龍樹的「有關相依的邏輯」時的心得吧。
在接手這門課題時,組員們向我表示,我負責的這部份算是簡單的了,但實際在編排與整理時,才曉得不僅僅只是要講述相依,連前面的緣起,甚至是龍樹的前面的思想也要一併提及,不然會變成一知半解的情況。在沒理解緣起與十二因緣的情況下,貿然閱讀相依會產生很大的誤解。不同的人解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畢竟我們的思想不好統一,有時會演變成他講他的,我說我的,而讓聽眾在閱覽時前後內容無法連貫與理解,這是有可能產生的矛盾。(可能吧?)
研讀過程當中,讓我思考非常久的是要如何舉例,而不是在一直鑽研緣起與相依。標記重點,大家都會;上台報告,大家也能照本宣科;但是舉例,而且是要舉出生活上的例子,一時間真的想不到要寫什麼,例如某位同學在下課時提出的反比,雖然看似可以,卻有種說不出的奇怪(就是覺得哪裡好像沒辦法解釋清楚一樣的感覺);而月亮的正面與背面又很常被提及(算是經典舉例);課堂上舉例的黑洞白洞也被反駁(確實有學說反駁此理論,像是黑洞資訊悖論)……也算是想了很久吧,最後拿出了阿育王的例子來舉例(說真的,沒讀過阿育王的同學一定會不懂我在說什麼),但總覺得……好像還不夠呢。
說到這裡,我想到一個例子:我們總說要看人的內在,而非外在。我們看得到外在,就看不到內在,而我們看到的內在,那會是內在嗎?而不是被外在包裝起來的內在嗎?
報告一結束,從台上走下來,除了鬆了一口氣,更多的竟是深刻反省。不只是懊悔,還有覺得有許多東西是一定沒向聽眾傳達到的,但要我再次上台補充我可能會直接跑了,我想,有些人或許也會有著跟我一樣的想法,當然有一報告完就直接撒手不管的大有人在,而且好像蠻多人都是這樣的。
有時逛著上課專用的論壇,看到一起修習同一門課的人所寫的心得報告,每看一篇都會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既沒辦法向同學一樣能對基督教與佛教的差別做詳盡的評論,也沒辦對大乘佛教內容有深刻了解,但我想,我會選擇修這門課,除了想看看佛教與AI是如何連結外,也想理解佛教有沒有辦法能更廣泛應用在社會層面上的方式,就像在「有關相依的邏輯」的報告最後所提到,我認為是有辦法能在社會上實踐的。這些理論也不會是憑空冒出的,一定有例子能夠解釋其相互關聯性。


也許沒法擁有與他人並駕齊驅的能力,至少盡力學習與吸收知識,那怕一點點也是可以。我認為不能安於現狀,不然會一直頹廢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