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期中報告 哲學四 S04190043 蔡明軒

系級:哲學四
學號:S04190043
姓名:蔡明軒
報告題目:淺論「佛學」與「佛教」

(一) 寫作動機
  我的家庭背景與佛教接觸不多,對教會、聖經的理解更多一些。(但本人也沒有很深入)雖說如此,在台灣社會中仍免不了接觸到一些佛教文化。曾聽有些人說,在台灣虔誠的宗教信徒相對而言是少得,更多的是逢廟必拜與功利之心。進了寺廟,捐了香火,點光明燈、安太歲,不僅是求心安,也有某種價值交換、金錢交易的概念混在裡面。若單看香火,似乎信眾很多,但這是「佛教」在台灣演化出的文化影響力,真的反覆研讀經典了解「佛學」的人又有多少呢?
  人對於不了解的、非我族類的事物容易產生偏見。即便有對宗教(或是對種族、文化)的寬容之心也難免有先入為主的歧視,但閱讀上田義文的《大乘佛教思想》時可以意識到,佛學之中是有值得鑽研的思想在裡面的。因此我希望藉此研讀找出面對佛學與佛教之要點。

(二)期中報告內容
  一、何謂佛教?何謂佛學?
   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需要首先釐清的基本問題。所謂的佛學(buddhology)或佛教研究(仏教学/buddhist studies)是對佛陀學說、佛教經典研究的學問,在這個部分本人並未找到全然可信的說法將這兩個名詞分開。英文的維基百科編寫者認為『Buddhist studies, also known as Buddhology, is the academic study of Buddhism.』(佛教研究,也被稱為佛學,是對佛教的學術研究)日文的維基百科編寫者並未編寫佛學的條目翻譯,僅編寫佛教研究(仏教学)的條目,編寫者認為佛教學是以佛教為研究對象的學術領域,狹義來說是指近代佛教學(意指自工業革命後歐洲列強殖民亞洲後用西洋的方式展開的新的佛教研究)而中文的條目編寫者說佛學有時會等同於佛教研究,但前者通常用於傳統方法上,後者則常用於現代方法上。不管怎麼說,現在只要提及「佛學」,我們對這個詞彙的認知基本上就是針對佛教經典的學術研究,腦中的概念想像也往往不同於和尚念經、山中修行等。
   那佛教呢?我們對佛教的基本印象,往往是吃齋唸佛,慈悲為懷以及對於非佛教徒而言聽不懂的佛經內文與釋義。對於非佛教徒而言,佛經既然是(其他的)宗教經典,那麼不論無神論者或其他宗教的信徒自然會有種排斥感,更不用提特別去閱讀了。另一方面,受到小說、電視劇之類的各種創作的影響,提到佛寺時也多少會聯想到少林武俠絕學。換言之,我們對佛教的印象是混雜著生活經驗、刻板印象與文學藝術創作等諸多要素的。
   若再仔細深入討論,我認為佛學是學術向的,並且是著重於佛教經典中的哲學思想的。亦即探究在佛教經典中,對各哲學領域的思想,例如在《大乘佛教思想》一書中,探究佛教學的方法論的部分,舉了「緣」跟「空」的問題來討論其語意,我認為這個過程不僅僅包含理則學邏輯探討、語意及語用學、方法論之類的成分,也有知識論的面向在其中(開悟者的言說與一般人的言說的區別→開悟者對於知識概念的掌握有沒有可能與一般人不同?→我們要怎麼樣正確的掌握知識才能更接近開悟者?)
   而佛教則是走向教導、教化群眾,透過戒律的規範與知識的傳輸引導人走在善道上。或許寺廟中的作息有佛經研讀的佛學成分在內我們無法得知,但對於多數一般信眾而言,信佛只是一種信仰,只是藉以得到救贖或心靈依託的對象,實際上並未有興趣、能力去深入研讀佛經。對一般人而言,接觸佛教最容易、最方便的方法,不外乎佛寺參拜、觀看線上影片、在網路上多看些寓言故事,並照著常聽到的一些「慈悲為懷」的價值觀去生活。

  二、佛教與佛學的差距及面對
   從上面的整理多少可以看出,佛教的涵蓋面向是廣的。當我們說「佛教中有什麼什麼概念/理念」的時候,實際上是有宗派、大乘小乘之類的問題的。如果我們問一位佛教徒為什麼吃素,也許他會說「我是宗教上吃素,我的宗教信仰要求我吃素」至於全素、蛋奶素之類的區別,哪一種才是佛所要求的則未必答得出來,更進一步來說,日本佛教對酒肉是沒有規範限制的。這顯示出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佛教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衍生型態。但其根本仍是基於對佛經的研讀、理解與詮釋,透過高僧的傳授普及給信眾,最後經過時間的累積、該地區僧人對於經典的理解、期望與修飾產生變化。
   然而佛學就不一樣了。既然佛學是針對佛教經典之中的思想進行分析、解讀,著重在理解佛的意思、尋求佛之道,那麼最重要的是文本分析而不是行為規範(當然,就知行合一的面向來說,對佛經的倫理學思想的研究多少會規範佛學研究者的行為,如果該研究者是信徒效果理應更顯著)
   也就是說,佛學的研究,我認為應當盡可能只局限於佛經中的研討,而不混雜過多後人修飾的其他東西。(除非說研究的領域是佛經到佛教教義的演變、應用層面與原始經典對應的研討之類的情況)當我們面對佛教時,我們或許會基於自己的信仰,或是某些個人情感因素抱持著特定的態度與偏見。然而當我們試圖接觸佛學時,我認為應當透過理性,從佛經(第二手資料,第一手的佛祖講道已經不可能親身經歷了)、翻譯文本(大概算…第三手?)、其他人的研究結果(第N手資料,透過先行者的探路或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錯誤)這些資料去作探討,透過領域的劃分(或是不劃分,找出適合亞洲文化及佛教的方法論)去理解最初佛祖的理念。這樣一來,才能理解這門學問中純粹學術理性的部分。在這之後,才能進一步的用來支持對佛教的情感,不論是喜歡、信仰這門宗教,還是覺得這門宗教跟悉達多講的東西差得遠了,或是覺得自己所信仰的東西最棒了。

(三)結語
  雖然在報告的最後一段提到透過理性去思考、去尋找佛學的真實意涵,但就現實來說,偏見與習慣仍是難以避免的。而且就以外行人的角度來說,光是要提起興趣去找一大堆的佛經資料來讀就已經很困難了,更別說深究宗派等各種細節問題了。又以《大乘佛教哲學》一書為例,光是「緣起」與「空」的定義就能牽扯出許許多多的問題,特別是A=非A這點,以及或許需要適合佛教學的新式方法論這點來說,對外行人而言踏入佛學之道其實是很困難的。
  雖說如此,透過理性區分了佛教與佛學後,能夠用比較理性、公正、客觀的方式來了解這方面的思想也是我親身體會的。透過這樣的過程,我確實在未信佛教、不進行相關宗教活動的情況下看到了佛教原初的思想者們試圖整理、探討及建立知識系統與倫理學思想的成果。我認為這是從膚淺的接觸變成略為深入理解的轉變。
  現代有些小說、遊戲、散文創作發揮了哲學普及的作用,我認為一些短小的寓言故事、簡短易懂的佛經解釋或許也發揮了類似的效果,然而普及的東西我覺得是佛教而非佛學。然而佛教的教義、規範戒律之中既然隱含了佛學,那麼實際上理應是可以透過延伸討論變成佛學普及的。佛學思想是世界上眾多文化思想的其中一種,若能促進交流,即使非信徒我覺得也都能有所收穫,這樣的結果應當會比宗教偏見來得更好。

(四)參考資料
《大乘佛教思想》,上田義文 著,陳一標 譯。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