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期中報告 哲學四 S04190046 黃鈺玲

系級:哲學四
學號:s04190046
姓名:黃鈺玲
報告題目:論唯識思想主客體觀念與電影「輪迴」

﹙一﹚ 寫作動機:
在閱讀上田益文的「大乘佛教思想」 的唯是思想的部分時,在一開始的部分 ,上田義文首先引用了道元「正法眼藏」中的話﹕
舉身心見取色,舉身心聽取聲,親自會取,非如鏡現影,
亦非如水與月。而是證一方時, 一方則隱。學佛道即學
自己,學自己即忘自己,忘自己即證萬法,證萬法即脫落
自己身心及他幾身心。
意即說明主客體之關係。讀到這段隨即讓我想起一部電影-「輪迴」。無法破除主客體,無法破除我執,便是讓人始終無法逃離輪迴。若單單描述所學、所讀,與所得也沒有甚麼不好,但我總覺得無法將期中前所學寫得好,不如應用於可應用之處,因此想結合電影觀後感來述寫唯識思想的主客體關係。

﹙二﹚ 期中報告內容:
同樣以道元「正法眼藏」那些話做一引導並加以描述。於唯識思想中的主客體觀念中,我們應只以事實之真相,而除去對於主體與客體的概念。例如﹕電影,或一部電影為事實之真相﹔但是,當我說了「我看了一部好電影」時,此時主客體之出現,我為主題,而先前作為事實之真相的電影卻成了客體。而在唯識思想中作為主客體分別的角色中,為阿賴耶識中的莫那識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此時又衍生出兩種思想,一是境為識變現,但這種解釋無法說明人與人,或與其他有生命體的交互相處﹙若每個有生命體的境皆為自己的識所變現,那似乎變成每個生命體皆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這之間如何交往作用?﹚﹔而第二種解釋為境就是識本身,此時的境因無自體,而須依靠識作為體運作。
而在電影當中,一個與主客體概念關聯強大的問題-阿普﹙男主角的師父﹚於死亡前對著達世﹙男主角﹚所說的話,即「滿足一千個慾望,還是克服一個慾望重要?」,若以主客體觀念來看,或許阿普臨終前知道自己又將陷入輪迴的原因在此,因為不管滿足一千個慾望,或是克服一個慾望都已將真實之真相有了主客體的分別。這可能與達世在電影中一開始對於佛教中真正自由的概念﹙脫離輪迴,即「涅槃」﹚之誤解可做比較。達世認為僧人於嚴守戒律後並未達到真正的滿足與自由,反而問了阿普自己應得的滿足與自由在哪裡,其實從這段影像來想,或許唯識對於主客體的見解不只是讓人忘記自己與周遭任何人事物之區別,也可能於更深入中可導出,其實唯識思想想讓人忘記的主客體於「我」和「世俗」﹙即「識」與「境」之主客體﹚。達世苦行後並未放下自己對慾望的執著,這意味著達世也並未放下自己與世俗間主客體的關係。而阿普臨終前的話雖從不同層面切入,但似乎仍有同樣的問題,即當真正放下主客體之分別,並不再有分別時,怎麼還會想著要其他人或自己如何克服或滿足慾望呢?於電影當中,雖然盡是人們試圖消除主客體的分別卻失敗的場景,但在電影最後,達世在聽完瑟瑪﹙女主角﹚的話後再次看見石頭上的文字-如何讓一滴水不乾枯?這一次,達世看見了寫在背後的答案-讓那滴水流入大海。上述體現於唯識思想的主客體觀念在於,本作為一滴水的主體在流入大海後,與大海的任何水再無分別,也不再有主客體之分別。達世從五歲便出家學道,但始終不明白學習忘記自我的意義,從電影一開始,達世於苦行過後的得意,轉接於為了瑟瑪進入世俗,又為了師父阿普再次剃頭出家,整個過程皆為自己的私慾,達世始終分別自己與世上的萬事萬物﹙識與境﹚。一切說是為了他人與涅槃,其實是以自己為主體,而目的﹙不論是瑟瑪、阿普,還是為了得到苦行過後的讚賞﹚為客體,並加以實現的幌子,因而於現實中似乎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女主角-瑟瑪,雖不像阿普或達世那樣修行過,但似乎於行為舉止,以及思想上比前者兩位更懂得唯識思想的主客體觀念,她也讓我在釋迦牟尼於半夜突然出家這件事情有了新的見解。從瑟瑪教導孩子的方式可看見瑟瑪於主客體的不分別,她說萬物一切最終皆流入大海,似乎正說著最後那顆石頭給的答案-讓水滴流入海裡,或許這聽起來像是為了不讓水滴乾枯而帶有目的做的事情,但大海這一觀念的確很像唯識思想中無分別的概念﹙將萬事萬物都看成是水滴﹚,因此在最後,瑟瑪似乎也因為明白此道理而將手中的水,也就是她的丈夫-達世,回歸於海洋﹙瑟瑪最後不再執著,而讓達世再次回歸修行﹚。而瑟瑪在電影最後講述的釋迦牟尼的故事,也讓我得到新的見解-或許釋迦牟尼在半夜出家時的確拋下了對世俗的客體分別,但在主體未曾改變的情況下﹙釋迦牟尼﹚,似乎將客體轉為識間的萬法,這是否也在不知不覺間成了釋迦牟尼自己的慾望呢﹙就算是為了眾生或脫離輪迴,但這似乎也讓修行帶有目的性﹚?

﹙三﹚ 結語:
最後於報告內容提出的問題,或許釋迦牟尼一開始也沒有想這麼多吧,但若照唯識思想中的觀念,且釋迦牟尼也已經成佛,這或許也印證了釋迦牟尼或許已然明白此道理才得以成佛。不管釋迦牟尼如何,想依循唯識思想中部分別主客體的觀念似乎不太可能,僅以事實真相描述,似乎讓佛教思想更不容易搞懂,消除主客體分別的觀念再放大,似乎就能多少明白-真正除去主體與客體的區別在於除去自我意識的膨脹,明白你我之間並無分別或許才是唯識思想中消除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落實吧。

﹙四﹚ 參考資料 :
1. 「大乘佛教思想」,上田義文 著,陳一標 譯。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5月出版。
2. 電影Samsara 輪迴,又名「色戒 」,賓•納倫、蒂姆•貝克。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11/02/2018 06:58PM by S04190046.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