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期中報告-龍樹論爭(哲學三 S05190021 賴冠妤)

系級:哲學三
學號:S05190021
姓名:賴冠妤

題目:龍樹論爭

內文:
『我們從哪裡來?』(Where do we come from?)、『我們是誰?』(What are we?)、『我們要往何處去?』(Where are we going?)被稱為哲學三大問題。在東西兩方都有針對這些問題的所作的學術探討,並且這些探討都產生了一些分歧,而這些分歧都促進了未來不少事物在學術上的發展。而佛學裡也有根據這些問題也有作出相對應的回答,其中最具代表性,且最能承先啟後的想必就是龍樹了。
龍樹的理論是發展於傳統佛學。而在傳統佛學在探討哲學三大問題時,使用了因果理論——十二因緣的概念,其講述道,萬物的形成(主要講的是“人”)是受到無明(煩惱)、行(行動)、識(認知)、名色(有名且佔空間的)、六入(六種感觀器官)、觸(感)、受(感覺)、愛(情)、取(執著)、有(存在)、生、老死,並且它們的關係是一種線性的循環,先有無明,再有行,而後有識,以此類推,到最後老死,然後又循環回無明。它們彼此的關係是,前一個是後一個的因,而下一個是上一個的果,是一個“ If⋯⋯, than⋯⋯.”的單向箭頭。
但在龍樹這裡,他反駁了這樣的想法,他覺得它們的關係是彼此相依相存,沒有誰是可以單獨存在,且它們是同時發生的。他提出了所謂的八不——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去解釋這樣的關係,這些概念有點像是在不同的位子看同一個點。當站在高處時,就覺得那個點位在低處;而當站在低處時,就覺得那個點位在高處。實際上這個點是不變的,變的是其他。而這個點,他以“空”去解釋。
“空”是傳統佛學,為了解決這個被侷限的現象界,所提出的一個超脫的概念。所以最一開始是從身為“人”的“我”去除,“我”是不實存的。然而到了龍樹時,連“外在”的“法”都否決掉了,沒有任何東西是實際存在的,萬物都是因為因緣和合而形成與消亡。而當我們悟到了這樣的想法,我們就使無明消散,同時亦整個十二因緣的關係環也直接崩解。
而這些的整體概念可以用龍樹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來解釋。諸行無常,講的是世間萬物都不受自己控制,而我們(主要講人類)會因為這些不可控因素感到焦慮、恐懼,而掉入十二因緣關係環裡;諸行無我,說的是有天我們了解到世間的一切本來便是如此,我們就如同世間萬物無所區別;涅盤寂靜,則是將無我之境推至無法之境,就是連外在的一切也都不再重要,那麼我們就脫離苦集滅得到解脫。
“龍樹論爭”也就所謂的“空有論爭”,龍樹、提婆這些人,到後來的中觀學派都主張“諸法皆空”,而無著、世親⋯⋯到後來的唯識學派這一派主張的是“諸法為有”。
此兩派常處對立的狀態,尤其是清辯與護法有關的“依他起性”的論爭,前者強調其“空”,後者強調其“有”。然而兩派雖各自主張不同,但並不算是非常直接的有衝突到,如在龍樹《大智度論》時常地提到“有”的概念;無著與世親皆注釋過龍樹或提婆的著作。
我其實對於無著、世親⋯⋯到後來的唯識學派這一派主張的“諸法為有”,他們的實際理論不是看得很懂(,所以上段內容完全參考自吳汝鈞的《佛學思想大辭典》與佛光大辭典)。但是說到“存有”的概念,讓我想到愛利亞學派(Elea)的巴門尼德(Parmenides),在他的《物理學》這本著作裡,他講述到『沒有任何東西產生於虛無』(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也就是說萬物都從“存在”(being)來,如若存這樣的角度下手我比較能理解“無”與“有”的對立問題。
從這兩派想法來看,我認為站在“無”的立場上,真的不是很能解釋“有”是如何產生的,畢竟在現存世界裡很難解釋“無”中生“有”的概念;而如果站在“有”的立場上,其實並不能實際去解釋“有”的概念,在巴門尼德的想法裡“無”是不存在的,可是如果“無”不存在,那麼也不能區分出“有”,因為“無”與“有”是一個相對概念。所以在探討了,他們各自的問題後,我覺得龍樹的“空”,真的是“超脫性”的概念,只有當我們跳脫出世俗的框框,才能真的理解到它實際的精髓;而巴門尼德的“存在”,是在我們熟悉的現象界進行探討。我想他們之間的巨大差異,便是至今龍樹“空”的概念仍能被眾人討論的關鍵,那是一種並非只有學術探討意義,而是擁有生命實際意義的深入討論。

參考資料:
順印導師《中觀論頌講記》
吳汝鈞《佛學思想大辭典》
佛光大辭典
Parmenides《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