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期中報告 哲學四 S04190029 鄭語軒

系級:哲學四
學號:S04190029
姓名:鄭語軒
報告題目:淺談大乘佛教對於生活

(一) 研究動機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會接觸到總總大大小小的事物,尤其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更是如此;在這之中,尤其更會有宗教的事物慢慢、淺移默化地讓我們有了一些新的默認觀點等出現(天主、基督教、佛教等等等皆是如此。),而家中長輩有時也會在聚會時隨口談談這些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一部分的"東西",因此讓我有了以這為報告主題的動機。

(二)正文內容:

  首先我想談的是生死這個部分。「生死」這個部分就算自身不常接觸,但至少我們在各種新聞、文章中總會有所耳聞等,那究竟生死代表的是什麼?人死後究竟會到什麼樣的境界?
  有一句話是「生死即涅槃」,涅槃(Nirvana)指的是一個超越生死、沒有生死痛苦等一個境界,簡單來說就是超脫。那既然如此為什麼會說A=非A?要瞭解這個首先最簡單就是透過無分別智(般若波羅蜜)。雖說此即矛盾,但是在這之中,無分別智使它兩者成為一個真身,兩者相同合而為一,充滿大矛盾的子句也因此合理,簡單來說兩者合而為一,生死等於涅槃。(就我自己解讀來說是,如果超脫了生死,把生死看輕等,那也就達到涅槃了。)講了這麼多理論,想表示的是「看淡生死」。死對於人來說想必是個陌生且帶有些許惶恐的一環,但是如果今天自我已經不將它視為一回事,也許是個終點,又也許是個另段旅途的開始都一樣。有時候經過公園或是家中附近的老人社交場所,會聽到他們有的在談論「死」,有的人對於此感到相當害怕,甚至會拒絕聆聽這一切,但有的則會表示不以為意,認為就只是個結束而已,根本不需過度在意,這或許也可以說是生死即涅槃的一個「境界」了吧?  
  接著想談談輪迴的概念,不止大乘佛教的部分,幾乎都認為人死後進入的是輪迴的概念。人的生命在結束之後進入了輪迴的開始,並接著再重新的開始新的世界一生,直到結束輪迴。但嚴格來說,這其實算是小乘佛教的範疇。因為小乘佛教強調的是自我跳出、結束輪迴以到達所謂「阿羅漢」的境界;大乘佛教則是認為小乘佛教這樣過於自私,不能夠就因此結束輪迴,人應該要普渡眾生,讓眾生也共同解脫。
  看到這可能會有讀者說這樣是不是離題了?畢竟主題是關於大乘佛教和生活,我想說的是,在現代社會人們有時候總會過於自私、認為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但是人若如此自私、積少成多,這個社會恐怕也就隨意地就崩解了,沒有人在乎他人的存在或好壞。
  大乘佛教的觀念在此就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還是會有人會在意他人,不管自己處在什麼境界或環境皆是(如陳樹菊女士當做例子。),不會只希望自己好,也希望能夠扶持他人、化腐朽為神奇而一起變好,儘管自己的力量有多微小,積少成多也是能夠有強大的效果存在。
  另外在普世生活,孩子在年幼還並不懂事的時候常被灌輸一個觀念那就是說要──「積福德、做好事、說好話。」這樣在才會有善報,反之,做壞事會有業報等,這也是在我們日常生活常常會有所耳聞的部分。在死亡之前,這些善報業報都會有所作用,當然在死後更是如此。佛經中提到如果人死後,閻羅王會根據善報業報來旨意那個人的獎懲。(五色等)所以在傳統家庭才會有的長輩會勸後輩好好做人,不要去做虧心事以免到時候得到了自己應得的懲罰;這些司空見慣、在平凡不過的事情其實也是佛教的一環,並被帶入了生活之中。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在我看來其實也是同理:色(舉例如物品。)空(舉例如人的思想。)看似互相矛盾,但其實它們為同樣一環,簡單來說,是在說因果報應、善惡的循環等事物,而若真的瞭解(事物的真面真象),透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去行事,而使人達到善、好避免那些惡的因果再次進行(勸人向善)。

(三) 結語
  簡單來說,如研究動機和正文所述,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想法其實已經有了非常多的大乘佛教思想在其中(當然小乘、其他宗教觀的思想也佔了非常大的比率。),人們常常會無經意的提到,但是卻毫然不知這些竟然是屬於大乘佛教的範疇。
  在這篇報告中,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淺談了幾個相比之下比較令人深刻的例子,不過其實除了這些之外,當然有更多的意涵、思想淺藏於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邊;除了說我們可以在平時可以多加注意,也是要一邊遵行一邊思考,而不是盲目的跟隨,要去理解裡面要給人們帶來什麼樣子的警惕、勸世方針,諸如此類;但也不是說人得要將自己給融入其中,這樣又會變得有點走火入魔,在遵行的時候得自我掌握好分寸,好來達到對於生活有好的效益、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且又不會本末倒置,這才是生活中這些方針準則所希望我們能做到的吧。


參考資料:《大乘佛教思想》,上田義文 著,陳一標 譯。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