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期中閱讀報告-張貴惠 S0519000

大乘佛教哲學導論期中閱讀報告

系級: 哲學系三年級
姓名: 張貴惠
學號: S05190008

題目: 佛學概論生死智慧

文本: 《佛學概論》郭朝順、林朝成著 修訂二版二刷 三民書局出版
ISBN: 978-957-14-5673-7

閱讀範圍: 第十一章-生死智慧與終極關懷

一、 導言

透過佛學對於生死觀的理解,加以統整與綜觀佛學對於所有人類共同要面對的問題探討,並透過這樣的報告,促進自我生命之反思。理論歸理論,但這樣的探討是與每一個人,與我自身相關的議題,影響著我與每一個活著的人類。

二、 內容領悟

說道生死的議題,就會想到佛學當中輪迴與轉生,甚至也有人主張無靈魂的存在,人的生命顯現只是身體機能性的總和,而不是真的有靈魂。然而,佛教的輪迴觀興許有著印度思想的背景,輪迴與轉生具有一樣的前提,那就是靈魂不滅。就輪迴來說,是在世所造的業力,輪迴到下一階段的人生。但是,轉生是指死去之後靈魂以不同的形式存在。除了滅了無名之火,否則似乎沒有擺脫輪迴的方式,因為無明這樣的盲目,使人們有了輪迴的可能,如果擺脫無名得到解脫,我們就可以超越生死,不受輪迴之苦。

佛教的生死觀的基礎是源自於佛教緣起觀點,總的來說建構的發展是無常、無我、輪迴。無常講的是沒有一個東西是可以恆常不變的、永遠如此的,否定自性。無我是對於不承認永遠同一不變的自我的否定,就是不會有一個靈魂不朽的自我,但不是對於自我意識的否定。無我講的是,不承認自我具有不會改變的自性。在無我的輪迴觀點,不同部派有不同的說法。


1.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在生死的觀點中,既有輪迴又有無我的概念存在。在輪迴當中的預設了靈魂死後不滅,那個靈魂就是在輪迴的自我,但是同時又主張無我,否定自我的自性,產生了矛盾。

但是,所謂對無我的否定,在於反對靈魂具有永遠都不會改變的特質,換句話說,是指靈魂自我是會因為某些因素而改變,而不是否定自我意識。

2. 部派佛教: 當時討論到如果輪迴沒有自我,那麼福德如何一致?道德的法則如何可能?而將人分有四個階段,母胎時為生有、生為人是本有、死去為死有,死後為投胎為中有。而對於部派佛教中所表示的無我輪迴觀是在於,造業的主體自我,隨著五陰消散,殘留下業力繼續到下個五陰繼續果報,在無我的原則下,中有被認為是不需要的。


3. 中觀: 以空的思想面對生死問題,龍樹主張諦有二諦,勝義諦與世俗諦,前者討論出世間的真理,後者為世間的真諦,也就是現象的真理與超越現象的真理。用空的思想,在超越現象的角度對現象做一個超越,是中觀大致上的主張。

在輪迴當中的主體,自我,在龍樹的觀點是世間向度上的我不是一致的,彼此間是有著差異,輪迴是動態的如同萬法,是會改變而不會恆常自性的,所以前世的我與今生今世的我是不同的,我是不能離開身體而獨立存在,但是並不代表我的身體就是我,意即我的一部分,不等於我。造業的是那個主體,而留下的會是他行為所產生的影響,業力。這個承受業力的主體是會改變的,因為會隨著業力而改變,如果沒有這個主體,業力沒有果報的對象。我們雖可以說時間向度上的自我並非完全一致,但其中的發展過程又是有連續性、同一性的。我不是永遠不變的。

涅槃原本的意義是熄滅無明之火,在世俗諦朝向勝義諦,不是在勝義諦的層次上。我們好像可以理解涅槃是不生不滅,不落生滅的境界。語言是有所指涉的對象,屬於世俗諦,我們不可能用語言完全掌握甚麼是涅槃,語言只是一個能夠承載知識的媒介,要理解涅槃不能夠只有告語言的掌握,因為語言是有限制的。

龍樹的想法是,涅槃是透過在世間煩惱中悟出道理,而涅槃,卻不是說另有一個可以離開世間的地方得到涅槃。意思是,生死是可以被克服的煩惱。龍樹中觀思想主張,緣起法的諸法假有性,而說生死也不過是不真實的現象。因為生死是一系列的因素演變下的事實,生死不能從中被抽離說: 沒有這些演變,然後生死可以憑空而獨立存在。所以說它不是真實。我們要透過事實去了解真實,才能超越生死的現象(世俗諦),去理解超越生死現象的真理(勝義諦)。


4. 唯識

唯識認為阿賴耶識是一種能力,他不是自我,他是能讓潛能到實現的聚合種子的能力,所以她可以變現自我主體。阿賴耶識不是自我,但自我卻是由這樣的能力作用下產生。諸法根本是阿賴耶識,沒有阿賴耶識,輪迴如何可能?因為阿賴耶識是生命的根本跟輪迴主體。他們主張藉由轉世成智的精神與智慧,加以破除對於生死的煩惱。雖然生死是一種現象,但為是更在乎的是為何如此的因素。阿賴耶識雖說是雜染的,但是在雜染前,是清淨的,只要讓那個阿賴耶識從雜染變成清淨的,那就可以轉識成智,從心識的角度作為內在自省的反思。


5. 禪宗

以上的部派不通說法,都試圖用立論去說明自己對於生死煩惱上的理解,可以看到他們論證的思想脈絡與背景,但是唯有禪宗不做這樣的論證,不已理論作為方法。就由生命實證來實踐。明心見性,見心即道,見性成佛。禪宗面對生死如同藝術一般,引人入勝。他們彷彿可以將人生看作一場戲,抽身出來看破生死。


6. 西藏

從部派的中有說,為人的階段,及死後到再生的狀態,分成四種中陰。此生的自然中陰,死去的痛苦中陰,法性的光明中陰,受生的業力中陰。對西藏中陰說來講,中陰是持續存在的生命根本,會在生命處在不確定的時候出現的一種心識狀態,在這個階段加以此修行獲得解脫。

死亡的時候會見到接受到痛苦與幻象,在意識隨著身體的機能敗弱而消失分解的時候,隨後會出現一種光,達賴喇嘛說這是佛性,一切意識的來源,心的連續體。這到光是自有的,並非來自外在,是眾生本有的佛性,若在中陰的狀態中迎向光明,就會得到解脫。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就會因為貪戀塵世經歷頭七,也就是49天的九感官機能的鬼魂狀態,受到生前的經歷影響,再到乘著六道之光落入輪迴。所以可以看到他們對於在生之時,對於死亡的準備,自力救贖體悟自性清淨本心。對於死亡採取的面對與準備的方法。

三、 自我觀點

不管哪一個部派的觀點,他們共同的目標都是要解脫,都是從「人的角度出發」,面對全人類都必定會面臨的議題,死亡。背後似乎都預設了心靈的存在,輪迴成為了動態的過程,以業力為動力,自然因果法則、時空的基礎下,去思考死亡與死後,對於靈魂來說該如何理解?

每個部派的觀點都是從某種世界觀,作為貫徹,來以特定的角度領悟出對於解脫的方法論。那個貫徹始終的是緣起法,所以每個部派的觀點當中,都可見其無我的輪迴詮釋。從原始佛教的生死觀,由十二緣起法,由人死去的階段(部派、西藏中陰)、心識的構造以理解煩惱的來源(唯識),從真理的把握理解對於生死的見解(大乘)、直接生命實證(禪宗),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立場的不同。我們可以看到時間縱軸的脈絡下,佛教對於生死觀的演變,互相補足也互相反思的過程中,把握一些見解。

縱然同為人類,我們擁有共同所要面對的問題,但不代表我們要以一樣的方式對待我們的生命,了解佛教對生死的智慧,是令我們對於自我生命的反思,促進自我生命的發展,而不是拘泥於理論上的爭辯,我們如何在「看戲」的同時,意識到戲也是從真實世界編纂而來? 就如同如來佛祖的箭諭,都已經受毒箭處於生死危急中,卻還執著於箭從何而來?沉浸於理論與解脫無關。理解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Edited 5 time(s). Last edit at 11/15/2018 12:33AM by 貴惠.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