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Advanced

中觀論頌講記 第六組報告 哲學四 黃鈺玲

中觀論頌講記 第六組報告 哲學四 黃鈺玲

分類標籤: 課程
大乘佛教導論課程團體報告2
系級:哲學四
學號confused smiley04190046
姓名:黃鈺玲
辛三 觀緣緣不成
如諸法所說 真實微妙法
於此無緣法 云何有緣緣
在此頌中的目的應是破除四緣說裡的「所緣緣」。在四緣說中的四緣分別為「因緣」、「所緣緣」、「增上緣」,以及「等無間緣」。所謂「因緣」是指具有決定性之原因,即促成結果的主要因素﹔而「所緣緣」是指主體介入﹙觀察﹚而作為認識的對象,也就是客體,例如﹕眼識的所緣緣為「色」﹔而「增上緣」為促成結果的其他,有別於「因緣」、「所緣緣」的條件﹔「等無間緣」指的則是前一剎那的滅作為後一剎那的生,而此生此滅之間並無時間空隙。
若以小麥與種子的例子為例﹕小麥種子與小麥可謂「因緣」﹔而我們用眼識所見的小麥﹙形狀或顏色﹚為「所緣緣」﹔而促成種子變成小麥的其他原因﹙如水、太陽、泥土﹚為「增上緣」﹔而「等無間緣」則是指種子的滅與小麥芽的生為一剎那間的變化。
四緣說於佛教中的某些派別作為基礎,如唯識學派中的親所緣緣與書所緣緣,其一說解釋了萬事萬物的促成不單就一個原因。而龍樹菩薩於此頌的目的在於破除四緣說中 的「所緣緣」,即「客體」。前兩句﹕如諸法所說 真實微妙法 先點明了破除的前提,其前提是根據諸佛所言,即「一切法空」。而後二句﹕於此無緣法 云何有緣緣
則真正說明龍樹菩薩如何破除「所緣緣」之過程。從前兩句所提到,一切法空,因此我們以眼識為例,若一切法空,眼識則為空,而眼識所對應之色也為空。也就是說,若對應「所緣緣」之主體為空,作為客體之「所緣緣」應該也為空。